- 面向对象(Object Oriented,OO)方法学的出发点和基本原则是尽可能模拟人类习惯的思维方式,使开发软件的方法与过程尽可能接近人类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过程。
- 面向对象的方法学可以用下式来表述: OO = Objects + Classes + Inheritance + Communication with message
- 面向对象方法学的发展
- 在软件工程领域,面向对象的发展历史大致可以划分为 3 个阶段:
- 初期阶段(20 世纪60 年代开始):由挪威计算中心和奥斯陆大学共同研制 Simula 语言;发展阶段(20 世纪80 年代中期到90 年代):以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 C++ 为代表;
- 成熟阶段(20 世纪90 年代以后):OOP -> OOA -> OOD-> 面向对象方法(Booch,Coad/Yourdon, OMT ,OOSE, RDD)->UML;
- 在软件工程领域,面向对象的发展历史大致可以划分为 3 个阶段:
- 面向对象方法学的优点和不足
- 面向对象方法学的主要优点:
- 与人类习惯的思维方式一致;
- 软件稳定性好;
- 可重用性好;
- 较易;
- 可维护性好,易于测试开发大型软件产品。
- 面向对象方法学的不足之处:
- 相对面向过程而言比较麻烦,需要写更多的代码;
- 占用空间比较多,程序效率比较低,如多态等特性会降低性能;
- 创建对象实例的过程往往是非常耗时的工作,因此一些认为“万事皆对象”的语言对于一些简单类型的操作性能比较低;
- 对系统动态特征表述不充分(主要是整体动态特征),且反映系统整体功能特征的能力较差。如需要一定的软件支持环境,只能在现有业务基础上进行分类整理,不能从科学管理角度进行理顺和优化,初学者不易接受、难学;
- 面向对象方法学 4 大特性(抽象、封装、继承和多态)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不合理的操作,并能有效地阻止错误的扩散,减轻了维护工作量,但是也加大了测试的难度,给软件测试带来不便。
- 面向对象方法学的主要优点:
上一篇

2024-04-20
下一篇

2024-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