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需求分析的常用方法


  • 功能分解方法
    1. 该方法将一个系统看成是由若干功能构成的一个集合,每个功能又可划分若干个子功能(加工),一个子功能又进一步分解成若干个子功能(即加工步骤)。这样,功能分解方法有功能子功能功能接口三个组成要素。
    2. 把软件需求当作一棵倒置的功能树,每个结点都是一项具体的功能,从树根往下,功能由粗到细,树根是总功能,树枝是子功能,树叶是子功能,整棵树就是一个信息系统的全部功能树。
    3. 功能分解法体现了“自顶向下逐步求精”的思想
    4. 该方法难以适应用户的需求变化
  • 结构化分析方法
    1. 结构化分析方法是一种从问题空间到某种表示的映射方法,是面向数据流进行需求分析的方法,软件功能由数据流图表示,是结构化方法中重要的、被普遍采用的方法,它由数据流图数据字典构成系统的逻辑模型。
    2. 该方法使用简单,主要适用于数据处理领域问题。
    3. 适合于传统软件工程思想
  • 信息建模方法
    1. 信息建模方法是从数据的角度来对现实世界建立模型的。
    2. 该方法基本工具是实体-联系图(E-R图),由实体属性联系构成。
    3. 在信息模型中,实体是一个对象或一组对象。实体把信息收集在其中,关系是实体之间的联系或交互作用。
  • 面向对象方法
    1. 面向对象的分析是把实体联系图中的概念与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中的概念结合在一起形成的一种分析方法。面向对象分析的关键是识别、定义问题域内的类与对象(实体) ,并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根据问题域中的操作规则和内存性质建立模型。
    2. 在该方法中采用了实体、关系和属性等信息模型分析中的概念,同时采用了封闭、类结构和继承性等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中的概念。

文章作者: Chipfron
版权声明: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別声明外,均采用 CC BY 4.0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来源 Chipfron !
  目录